二氧化碳培養箱是細胞培養、組織工程和生物醫學研究中的關鍵設備,為細胞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。以下是詳細的使用方法:
一、使用前的準備
安裝環境:
將培養箱放置在平穩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臺面上,遠離熱源、水源和腐蝕性氣體。
確保培養箱周圍至少留有30cm的空間,便于散熱和維修。
電源與接地:
使用220V、50Hz的電源,確保電壓穩定。
培養箱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,以保證使用安全。
水平調節:
調節培養箱底部的四個腳墊,使箱體處于水平狀態,確保內部溫度均勻。
清潔與消毒:
用軟布蘸取中性清潔劑擦拭培養箱內外表面,然后用清水擦凈。
使用70%乙醇或紫外線照射對培養箱內部進行消毒,確保無菌環境。
二、開機與設置
開機:
打開電源開關,培養箱開始自檢,顯示屏亮起。
設置參數:
溫度設置:根據細胞培養要求,設置合適的溫度(通常為37℃)。
二氧化碳濃度設置:設置二氧化碳濃度(通常為5%),確保細胞正常生長。
濕度設置:根據實驗需求,設置合適的濕度(一般為95%左右)。
校準:
使用或長時間未使用后,應對溫度、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校準,確保顯示值與實際值一致。
三、放置培養物
準備培養容器:
將細胞培養皿、培養瓶等放入培養箱內的托盤或支架上,確保容器密封良好。
放置位置:
將培養物放置在培養箱內的合適位置,避免遮擋出風口和溫度傳感器,確保溫度均勻。
四、運行與監控
啟動培養:
關閉培養箱門,啟動培養程序,培養箱開始按照設定參數運行。
定期監控:
溫度監控:定期檢查溫度顯示值,確保溫度穩定在設定范圍內。
二氧化碳濃度監控:使用內置或外接的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,監測二氧化碳濃度,必要時進行調整。
濕度監控:觀察濕度顯示值,確保濕度適宜。
記錄數據:
記錄培養過程中的溫度、二氧化碳濃度、濕度等數據,便于后續分析和追溯。
五、日常維護
清潔:
每次使用后,用軟布擦拭培養箱內部,清除水漬和污漬。
定期清潔培養箱外部,保持設備整潔。
更換過濾器:
定期更換空氣過濾器,防止灰塵和微生物進入培養箱,影響細胞生長。
檢查密封性:
定期檢查培養箱門的密封條,確保密封良好,防止二氧化碳泄漏。
校驗:
定期對培養箱的溫度、二氧化碳濃度控制進行校驗,確保設備精度。
六、關機與存放
關機:
實驗結束后,關閉培養箱電源,待溫度降至室溫后,取出培養物。
存放:
清潔培養箱內部,保持干燥。
關閉培養箱門,存放在干燥、通風的地方。
七、注意事項
安全操作:
避免在培養箱運行時打開箱門,防止溫度波動和二氧化碳泄漏。
如需打開箱門,應盡量減少開門時間,并迅速關閉。
防止污染:
操作時應佩戴無菌手套,避免手部直接接觸培養物。
定期消毒培養箱內部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應急處理:
如發現培養箱異常,如溫度過高、二氧化碳濃度異常等,應立即停止使用,聯系專業人員進行檢修。